文章观点

杨探微:国内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状况研究

作者:杨探微来源:华溥咨询时间:2020-04-07

 .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金融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资金和人才是其主要生产要素。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也相应较高,同时金融人才具有高度流动性,人才向金融中心聚集的趋势明显。

1.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人才需求高端化。金融业从业人员需要较高的从业素质和技能。据调查,在上海的金融从业人员中,其中61.9%的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95.4%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北京金融街是国内高端金融人才集聚地,金融从业人员达到25.4万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到53%2019年上海金融业的薪酬水平是当地平均水平的3倍。随着国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背后主要表现为人才的争夺,吸引和储备高级金融人才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

金融人才紧缺。金融管理人才、金融投资研究人才、金融业务人才、风险管理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的需求都很旺盛,在上海虹口区的一项调研中,近五成受访企业表示金融业务人才和金融投资研究人才紧缺。随着金融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对各类金融优秀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本已捉襟见肘的行业人才储备将更为紧张,行业人才争夺大战愈演愈烈。

金融人才流动频繁。近几年,我国金融人才的流动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金融人才流动数量明显增加;二是金融人才流动主要集中在高学历人才上;三是从内地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四是从国有金融机构流向外资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五是从证券业流出的人才最为集中。

金融人才工作压力大。中国金融、证券、保险业从业人员普遍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常年的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造成饮食起居不规律,感情生活受影响,身体健康状况极差,尤其是管理层人员还要面临业绩考核压力。

金融行业人才争夺激烈。金融行业是典型的“能人经济”,高端人才和团队对金融业务的发展影响巨大,人才争夺越来越激烈,明里通过常规途径“招兵买马”,暗地委托金融猎头“大挖墙脚”的事情屡见不鲜。

2.金融行业人力资源胜任力及需求分析

通过对岗位职责和工作特征的分析,可以将金融业人才划分为经营领导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基础操作人才和支持型的技术人才五大类。

1 金融行业人力资源胜任力及需求分析表

1_看图王.jpg

.金融行业薪酬现状分析

近几年,中国金融行业虽然受到了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但发展势头强劲,业绩良好,整体薪酬水平领跑各行业。

金融行业薪酬普遍较高。多年来,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一直领跑各行业,“高薪酬”也是媒体和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数据显示,金融行业业务部门经理层年薪中位值为50万元,一类城市甚至约为70万元;专业经理层和主管层年薪中位值分别为38万元和20万元,涨薪幅度均超过12%,薪酬差距继续拉大;专员层年薪中位值接近8万元,涨薪幅度为11.5%。此外,行业稀缺岗位人才,年薪收入往往进入人才绿色通道和协议薪酬,收入水平已经超出等级薪酬范围。

京沪地区薪酬水平最高。根据调研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总部设在上海或北京,这两个城市的行业整体薪酬水平领跑全国。以上海地区金融行业薪酬水平为基数,北京和深圳地区行业薪酬系数分别为0.950.89;位于二类城市前列的天津、杭州和南京地区薪酬系数在0.85-0.89之间;武汉和成都是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薪酬系数分别为0.80.76

2_看图王.jpg

1 金融行业城市薪酬水平比较

金融行业前后台薪酬水平差距较大。金融机构逐年加大创新类产品研发和服务上的投入,因此,相关业务部门的薪酬倾向性也比较明显,水平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往往发生在投资、研究和市场销售等前台部门。运营、客服、行政后勤等后台部门,薪酬水平和奖金均低于前台,薪酬差距也在逐年加大。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以金融行业前台整体薪酬水平为基数,后台薪酬系数仅为0.68,在一线城市金融企业里薪酬水平差距更大。

.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特征

经过对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主要包括:

1.采用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

由于金融人才流动意愿受市场行情以及政策变化影响较大,造成金融行业的人才流动比较频繁,因此需要采用灵活的招聘政策、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来适应金融行业用人的特点。

2.采用合理的金融人才结构和梯队

目前,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的五大类人才中,经营领导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现象。金融企业需要分析内部岗位职责和工作特征,进行人力资源盘点和规划,建立金融人才需求状况图,并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图对紧缺人才进行提前储备和培养,实现金融人才结构的完善与优化。

3.采用市场化的薪酬水平和结构

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一直领跑各行业,薪酬是金融人才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金融企业需要调整薪酬水平和结构,缩小与市场的差距,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金融人才。

4.采用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

金融行业是一个相对完全竞争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都有很高要求,尤其是高级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并严格以业绩为导向,工作压力大,风险高。金融行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大部分金融人才不甘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并领取缺乏竞争性的薪酬。市场化的金融企业通常采用高薪酬、高绩效的方法吸引、激励员工,使其更好地发挥工作潜能。

 

作者:杨探微 中天华溥高级项目经理。河海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4年国有银行从业经验,3企业管理咨询经验,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专业功底、丰富的国企实践经验和多家大型企业的管理咨询经验。擅长领域有战略规划、行业研究、人才管理、绩效管理、组织架构、内控建设、集团管控等。曾带队或参与多个咨询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建业地产人才测评项目、中国银行某分行人才管理提升项目、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全面管理提升项目、广西省方元电力公司战略与管控项目、河南电力经研院人才发展规划项目、中石油咸阳宝石公司战略落地与绩效管理项目、山西交通投资集团战略规划与内控建设项目等。

版权说明:本网站图片源于站酷海洛版权图片,已获得使用授权。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及其他商业应用。

Copyright©中天华溥管理咨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6216号